
王勃之死
《王勃之死》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電視電影,該片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出品,導演鄭大圣執導,演員劉小鋒、沈曉海、池華瓊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名冠初唐四杰之首的詩人王勃短暫、炫麗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基本介紹
- 導演:鄭大圣
- 編劇:高鋒
- 主演:劉小鋒,沈曉海,池華瓊,陳茂林
- 製片人:范士德、李俊、邢韻聲
- 出品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 中文名:王勃之死
- 外文名:The Death of Wang Bo
- 其它譯名:王勃傳
- 出品時間:2000年
- 發行公司:北京大秦影視文化廣告傳播公司、上海新文化影業公司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橫店、江蘇吳中、太湖
- 拍攝日期:2000年
- 類型:古裝、劇情、歷史、傳記
- 片長:92分鐘
- 上映時間:2000年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色彩:彩色
- 主要獎項:2001年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獎
- 線上播放平臺:電影網
劇情簡介
唐朝初年,詩人王勃才名鼎盛,名冠"初唐四杰"(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之首。因一篇筆墨游戲的《檄英王雞》而蜚聲朝野。唐高宗認為此篇意于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六年后,王勃私自藏匿罪奴曹達,被同僚告發。曹達猝死在王勃府內,"擅殺官奴",依唐律,犯死罪。王勃之父也被牽連,貶官至交趾(今越南北部)為令。
公元674年秋,王勃下獄候斬。卻幸逢皇帝大赦,免過一死,但他被永遠地逐出上流社會。備嘗心酸的詩人送摯友杜鏡赴蜀地任官,寫下了千古傳頌的名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公元675年,王勃遠行交趾去探望老父,這也是他生命的最后篇章了。
在山水舟楫之間,王勃邂逅了一位英邁睿智有俠隱之風的老船工秋水翁,這短暫的忘年之交卻是畢生的莫逆知音。他身后,是緊緊追蹤、決意要為夫報仇的曹達之妻;他面對的落霞姑娘,是一位因衷愛他的一篇情歌《銅雀伎》而被貶出宮廷、流落民間的舞伎。落霞積郁成疾、將不久于人世,王勃意欲挽救她的生命卻苦于沒有買藥的銀兩。得秋水翁的鼎力襄助,王勃"借得"一帆順風趕赴南昌滕王閣、去參加懸賞百金的重陽詩會。
《王勃之死》海報

滕王閣上,宿儒薈萃名家云集,而最為年少的不速之客王勃果然文驚四座,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贏得了賞金。但方藥卻未能救活苦命的落霞。
同年年末,王勃行至南海。人生無非是一次遠行,歷經生死聚散、奇情流轉的王勃百感交集。浪漫不羈的詩人慨然蹈海自盡,時年只有26歲。后世的人們只知《滕王閣序》文采的不朽,卻不知當時王勃對旅途上萍水相逢的知己的懷念。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王勃 | 劉小鋒 | ---- |
落霞 | 池華瓊 | ---- |
杜鏡 | 沈曉海 | ---- |
秋水翁 | 陳茂林 | ---- |
閻都督 | 計鎮華 | ---- |
沛王 | 王正佳 | ---- |
英王 | 楊超 | ---- |
書吏 | 金鋒 | ---- |
典獄長 | 馬曉峰 | ---- |
磨刀人 | 陸野 | ---- |
黑衣人 | 西德?嫻瑪吉 | ---- |
職員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監製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道具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燈光 | 錄音 | 場記 |
---|---|---|---|---|---|---|---|---|---|---|---|---|---|---|---|
閆曉明 | 范士德 李俊 邢韻聲 | 姜濤 黃蜀芹 秦永忠 母鐵軍 錢青青 吉多 | 鄭大圣 | 馬曉峰 | 高鋒 | 邵丹 | 徐堅強 | 顧林蘭 | 張華民 | 李濤 | 傅智平 | 肖英娟 | 董少松 | 顧勇毅 | 馬云 |
演職人員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王勃演員:劉小鋒才名鼎盛,名冠“初唐四杰”之首,因筆墨游戲的《檄英王雞》而蜚聲朝野,卻被逐出長安,因私自藏匿罪奴“擅殺官奴”下獄候斬,幸逢皇帝大赦,免過一死,卻被永遠逐出上流社會。滕王閣上寫下“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佳句,行至南海時歷經生死聚散、奇情流轉的王勃百感交集,終慨然蹈海自盡,時年僅26歲。
- 杜鏡演員:沈曉海王勃摯友,外放蜀川少府,王勃下獄候斬時,仍探望并欲解救王勃,蜀川赴任時,王勃為其寫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 落霞演員:池華瓊幼年時入宮為舞伎,因衷愛王勃的一篇情歌《銅雀伎》而被貶出宮廷,流落民間,積郁成疾,王勃意欲挽救她的生命而趕赴南昌滕王閣,參加懸賞百金的重陽詩會,王勃贏得了賞金,但方藥卻未能救活苦命的落霞。
- 秋水翁演員:陳茂林英邁睿智、有俠隱之風的老船工,王勃的忘年之交卻又是畢生的莫逆知音,鼎力襄助王勃“借得”一帆順風趕赴南昌滕王閣。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幕后花絮
- 影片中優美的水邊場景是在太湖邊拍攝的,但拍攝時兩個星期里卻沒有一個晴天。于是劇組向當地人租了塊白薯地,鏟了白薯,建起落霞的小屋,用濾色鏡調理出天光水色,詩情畫意來。
- 影片中的王勃與杜鏡是一生摯友,現實生活中的劉小鋒與沈曉海同樣是多年的好友。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次 | 獲獎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
2001 | 第10屆 | 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獎 | 《王勃之死》 | 獲獎 |
2001 | 第1屆 | 百合獎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 《王勃之死》 | 獲獎 |
2009 | 第9屆 | 百合獎電視電影十年·觀眾最喜歡的電視電影演員獎 | 劉小鋒 | 提名 |
[以上信息來源]、、
幕后製作
創作背景
導演鄭大圣在拍攝這部古代詩人傳記電影之前,曾拍攝過電視電影《阿桃》??紤]到中國的現行體制與市場而言,拍劇情長片有著各方面的壓力,而電視電影通過電視媒介播放,倒是可以少作票房角度的考慮,而在藝術上,文化上可以有更多一些的探索,所以導演鄭大圣在《阿桃》之后,又拍了《王勃之死》,旨在嘗試做詩電影的實驗,視覺和影像上都嘗試營造出詩意與寫意的意境格局。
音樂配樂
導演鄭大圣選擇琵琶樂器作為能夠代表唐朝氣象的樂器,音調取自敦煌古樂的音調,化用敦煌唐樂當中這種基調。徐堅強老師(《王勃之死》作曲)要求樂手就要指甲碰觸弦最單純這個音色,要的是模擬古樂當中比較古、比較拙的這種氣質。
拿鼓槌把鋼琴蓋翻開直接敲在鋼琴的弦上頭,影片中有很多聲音是這幺做出的,很激越、張狂、飛揚。琵琶和節奏比較強悍的鼓擊是給王勃的。簫、吟唱、無字歌是給落霞的,落霞第一次出現是以風箏的面貌出現的。這段音樂是合成器的人聲的聲音,很飄逸、很有浪漫氣息。
影片為王勃作的音樂量很大,共三十二段,相當于一張原聲CD的編輯量。年輕得意時縱馬的音樂,以表現王勃想飛翔想升舉的心境,這是一種非常激越、明朗、高亢的音調 ,是王勃的主題音樂。
影片評價
《王勃之死》是電視電影中一部比較優秀的作品。全片大膽地用文字說明交代了許多的過渡性情節,使得影片的主題不至于散化。但場面與場面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斷裂痕跡,相對獨立,缺乏因果或承接性,造成整部影片的節奏感不強,情節高潮與情感高潮都不明顯。寫意化的視聽語言是影片最出色的成功原因所在,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掩飾了該片在敘事中存在的不足。濾色鏡的大量使用成功營造出了創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氛圍。影片選用的古典樂器琵琶在彈奏中有仿古的音韻,使人容易產生回到唐朝的感覺。同時,音樂的或強或弱,或高或低,都與人物當時的心情及所處的氛圍相匹配,二者相得益彰?!锻醪馈冯m然還有一些缺陷,但是其創作上所體現出來的種種創作靈感和生命力卻是值得一提的,而這些寶貴的東西也必將促使電視電影在今后的發展中越走越好。(世界娛樂報導、《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評)、
在形式上與思想上,影片有兩個南轅北轍的方向。影片用詩聯起了幾番好境界,敘事上卻是極弱的。中間用幾折字幕,來交待后情,已是大為笨拙的手法,且打斷電影的節奏。在敘事上的問題,不在于夸飾,而在于這個故事的幾個部分都還是有分量的,但結點卻太弱,轉折過渡處沒有力道。于是它缺乏了結構上的結實--使敘事脫力。最后留在觀眾心中的,是幾幅圖景,一番泛泛而去的感慨(央視國際評)。
畫面古韻悠遠、意味無窮。這部影片被電影金雞獎和電視電影百合獎專家評審們一致認為比電影拍得還好。影片用優美、詩意的畫面,簡潔的敘事,把唐初詩人王勃風流倜儻、不諳世事、俠義豪情且才情四溢的一生演示得令人瞠目,把那句千古絕唱“秋水共長天一色,孤鶩與落霞齊飛”的意境表現得出神入化。專家們認為這部電視電影以散文詩意境的營造走出了古裝片拍攝的新路(《電影藝術》評)。
導演鄭大圣將王勃少年得志的狂放瀟灑,淪為階下囚的失魂落魄,友人間的情真意切,知音間的心有靈犀,寫《滕王閣序》時的縱橫才氣,以浪漫詩意的表現手法一一淋漓盡現。(網易娛樂評)
劉小鋒爐火純青的演技使大才子王勃深入人心,也征服了觀眾。他的每一個眼神、動作、笑靨、手勢均做到了“添一毫則溢,欠一毫則憾”’的表演最高境界。(網易娛樂評)
外表俊朗、英氣十足的劉小鋒將曠世奇才王勃的雄姿英發和際遇坎坷刻畫得淋漓盡致,而后《王勃之死》獲得了第十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獎和首屆電視電影百合獎一等獎,奠定了這部影片難以撼動的藝術地位。(網易娛樂評)